返回首页

手表上的陀飞轮,万年历,三问报时都是做什么的?

来源:www.jingyingzazhi.com   时间:2023-01-06 00:50   点击:296  编辑:admin   手机版

手表上的陀飞轮,万年历,三问报时都是做什么的?

1、陀飞轮

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・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。法文Tourbillon(故又称特比龙),有“漩涡”之意,源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用来形容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名词。

运用到钟表界代指装有“旋转擒纵调速机构”的机械表,陀飞轮机构,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。

2、万年历

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。万年历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(比如100年或更多)的具体阳历与阴历的日期的年历,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。万年只是一种象征,表示时间跨度大。

而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,即包括若干年或适用于若干年的历书 。现代的万年历能同时显示公历、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,更能包含黄历相关吉凶宜忌、节假日、提醒等多种功能信息,极为方便人们查询使用。

3、三问报时

三种报时声 表达时、刻、分

以声音来报时;在黑暗中不需看表,只要依据手表鸣响的声音种类及次数便可知道时间的手表功能。三问报时功能(小时报时、1/4小时报时、分钟报时)的同时,闹铃、异地时间、异地时间闹铃等多种功能。

扩展资料

普通的机械表,由于擒纵系统中的游丝会受到松紧度、金属疲劳的影响,摆轮摆动的规律也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,所以误差较大。陀飞轮擒纵调速装置在克服上述一系列影响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。特别是当年的怀表时代,这种旋转擒纵机构对于钟表的走时精准性有很大的提升。

虽然如今的手表要面临更多的位置变化,陀飞轮调校精准性的能力有所减弱,不过,陀飞轮仍然作为顶级制表工艺,被大多数喜爱机械制表的表迷所追捧。

陀飞轮的创意在于,将钟表核心的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(Carriage)之内,使框架围绕轴心――也就是摆轮的轴心规律性地做360度旋转。这样,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,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,擒纵机构不变,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。

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,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,互相抵消,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陀飞轮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万年历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三问报时

陀飞轮是把手表中的整个纵擒结构放到一个框架内做360度旋转,以此来抵消地心重力对计时的影响.这个东西现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.因为手表机芯太小,而陀飞轮结构又过于复杂,加上手表戴在手上的方向变动太多,不是一个360度能抵消的,因此陀飞轮现在并不能有效提升手表的精度.这东西现在玩得就是一复杂.

万年历就是手表的日历会自动按大月小月跳,碰到2月也会区分是闰年,也就是说日历不用再手动调整了.简单点的还有年历表,只会区分大小月,2月的时候要调.

三问就是用三种不同的声音来报时,刻,分.比如3点12分的话,先用一个声音敲三下代表3点,另一个声音敲1下代表10分,最后再一个声音敲2下代表是2分.这个东西和陀飞轮一样也是玩得一个复杂,实际意义不大

手表上弦是什么意思

上弦就是通过手表侧面的旋钮,转动旋钮使里面弹簧变形,储存势能,手表才能正常工作一段时间。

手表上弦多见于以前的机械表,以前的机械表没有电池。手表动力全靠手表上的发条,在手表没动力指针停止之后,通过拧紧发条给手表上弦来提供指针动力。发条拧紧后大概可运行30小时左右,每次上弦需要拧30-40下发条。

机械表是纯物理力学工程架构的产物,其运行的所有能量均来自发条提供的动力,而发条所储存的动力则是由上弦所得。不上弦机械表便无法获得动力,也就无法正常运行。现在,机械表一般都是自动上弦的,即把手表拿着平放,在另一只手多碰几下,你会发现手表开始走了,表示手表在上弦了。

看手表有没有上满弦的方法

笼统的说,一般正常的上弦要30下,基本就满了,(前提是你要满把的上)手上弦的手表其实无所谓了,你只要一直上到不能转动为止,发条就满了。对于自动的手表来说,因为绝大多数的自动手表都可以用手来上发条,尤其是初次佩带或停走后再佩带都需要先用手来开足发条。(初始佩带建议大家不要依靠自动陀来上满弦)

因为自动手表是“上不满弦的”,所以对自动手表的上弦次数建议宁多勿少,不妨多上几把,比如上到40下,就基本保障能上满了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